人民路街道康熙河社區:激活紅色基因,傳承紅色文化
近年來,人民路街道康熙河社區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,通過參觀紅色基地、擴展實踐活動、舉辦政治生日等多種方式,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,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,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。
參觀紅色基地,挖掘紅色資源育人價值。
以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陳列館、熊范二烈士專祠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等紅色資源為載體,挖掘其育人價值,讓黨員干部走進融知識、文化與教育為一體的紅色第二課堂,現場追溯歷史、反思現實,補充紅色營養。通過觀看實物與圖片、聆聽講解、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,使黨員干部自覺學習革命先輩先烈,增強黨性意識,傳承紅色精神。
拓展實踐活動,加強紅色教育深入人心。
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優勢,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。社區黨委聯合結對共建單位開展黨章、黨紀、黨史知識競賽,國慶期間開展盛世迎華誕系列活動,以實際行動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。近期結合紅色影視播放季,組織廣大黨員群眾學習觀看,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,引導黨員干部知黨史、感黨恩、立遠志、奔征程。
舉辦政治生日,汲取紅色力量不忘初心。
社區堅持為社區黨員舉辦“政治生日會”,通過一張生日賀卡、一次誓詞重溫、一堂主題黨課、一場座談建議,喚醒入黨初心,為黨員在思想上“鑄魂”,讓“政治生日會”更有溫度、高度、厚度。同時為黨員同志砥礪前行,提供內生動力,進一步激發黨員積極性,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工作,充分激發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,增強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。
下一步,康熙河社區將結合基層黨建“書記項目”持續挖掘轄區“紅色文化”,整合各類資源,把“多股勁”擰成“一股繩”,以豐厚的文化底蘊,不斷探索共駐共建、資源共享的新路徑,深入推進文化社區建設。(撰稿人:方菊紅;審稿人:周珊)